> 广识天下 > 正文

过河拆桥:比喻在获得帮助后,迅速割舍与帮助者的关系。典故:这是对人为求利行为的警示。,警示人性贪婪的典故解析

时间:2025-05-24 02:38:30 阅读量:50 编辑:字典君

“过河拆桥”是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,为了自己的利益,就立刻断绝与帮助者的关系,甚至背叛帮助者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忘恩负义、不懂得感恩的人。

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。据传,在古代,有一个村庄经常被洪水困扰。一次,洪水泛滥,村庄被淹没,村民们都逃到了一座桥上。一位勇敢的年轻人主动承担起了保护村民的责任,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洪水,让村民们得以安全撤离。当洪水退去,村民们回到村庄后,却把桥拆掉了,因为他们认为桥已经没有用了。那位年轻人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,他意识到村民们并不懂得感恩。

这个典故告诉我们,感恩是一种美德,我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帮助,不要在得到帮助后立刻忘恩负义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警惕那些过河拆桥的人,不要轻易相信他们。你知道吗?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人,他们就像过河拆桥的桥一样,一旦目的达到了,就把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一脚踢开。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“过河拆桥”的故事,看看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道理。

过河拆桥:一个形象的比喻

“过河拆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自己过了河,就把桥拆掉。这个比喻生动形象,用来形容那些在获得帮助后,迅速割舍与帮助者关系的人。这种行为,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,让人不禁感叹:人心难测啊!

典故:警示人心的故事

关于“过河拆桥”的典故,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。在元朝时期,有一位名叫许有壬的官员,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,逐渐被提升为参政。当时,元顺帝准备废除科举制度,许有壬却坚决反对。在废除科举的诏令下达时,许有壬不得不跪在头里听。散朝后,治书待御史普化讥讽许有壬说:“你是通过科举上来的,现在宣读废除科举的诏令,你又跪在第一个,真是‘过河拆桥’啊!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即使是在自己曾经依靠的东西面前,也不能忘记初心,更不能过河拆桥。

过河拆桥:人性的弱点

“过河拆桥”这个成语,揭示了人性的一个弱点:贪婪。当一个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,往往会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,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,不惜伤害他人。这种行为,不仅让人寒心,也让人警醒。

过河拆桥:警示与反思

“过河拆桥”这个成语,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。它提醒我们,在人生的道路上,要懂得感恩,珍惜身边的人和事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,要学会寻求帮助,而在得到帮助后,更要懂得回报,不能过河拆桥。

过河拆桥:生活中的例子

在我们的生活中,过河拆桥的例子并不少见。比如,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,不惜背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事;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,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。这些行为,都是过河拆桥的表现。

过河拆桥:如何避免

那么,如何避免过河拆桥呢?首先,我们要学会感恩,珍惜身边的人和事。在得到帮助后,要懂得回报,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。其次,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伤害他人。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,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,这样才能避免过河拆桥。

“过河拆桥”这个成语,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,珍惜身边的人和事。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贪婪,避免过河拆桥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、有品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