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广识天下 > 正文

开门见山:形容说话直截了当,毫不拐弯。见于《给读者的信》。

时间:2025-04-28 04:55:27 阅读量:50 编辑:字典君

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要和你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成语——“开门见山”。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很形象?就像你一打开门,就能看到对面的山一样,直接、明了。它形容的就是那种说话直截了当,毫不拐弯的风格。你知道吗?这个成语可是出自《给读者的信》呢!

一、成语的由来

“开门见山”这个成语,最早见于清代文学家李汝珍的《给读者的信》。在这本书中,李汝珍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写作风格,意思是说他的文章就像开门就能看到山一样,直接、明了,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。

二、成语的用法

“开门见山”这个成语,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说话风格,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的写作风格。比如,你可以说:“他说话开门见山,从不拐弯抹角。”这里的“他”就是指那个说话直截了当的人。

同样,你还可以说:“这篇文章开门见山,直接点明了主题。”这里的“这篇文章”就是指那篇写作风格直截了当的文章。

三、成语的演变
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开门见山”这个成语已经从最初的形容写作风格,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人的说话风格。现在,我们通常用它来形容那些说话直截了当,毫不拐弯的人。

四、成语的启示

“开门见山”这个成语,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。首先,它告诉我们,说话要直截了当,不要拐弯抹角。这样,才能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,避免产生误会。

其次,它告诉我们,写作也要直截了当,不要拖泥带水。这样,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,提高文章的阅读效果。

它还告诉我们,做人要坦诚,不要虚伪。这样,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。

五、成语的趣味故事

关于“开门见山”,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。据说,古代有一位名叫张三的秀才,他参加科举考试时,主考官出了一道题目:“开门见山”。张三不加思索,提笔写道:“山就在门后。”主考官一看,顿时觉得这个秀才聪明过人,于是将他录取为进士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有时候,直截了当的答案,反而能让人眼前一亮。

亲爱的读者们,通过这篇文章,你对“开门见山”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吧?希望你在今后的生活中,能运用这个成语,让自己的说话和写作更加直截了当,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。